|
|
冷轧精密无缝管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冷轧精密无缝管
/ 首钢:国产代进口 自制替外购 |
首钢:国产代进口 自制替外购 |
|
发布者:聊城市长宇管业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5-4-2 5:40 Thursday 阅读:983次 |
首钢:国产代进口 自制替外购
随着配套项目建设,为满足硅钢冶炼检验需要,迁钢公司质检站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检验分析设备。但由于进口备件价格高、交货周期长、售后服务困难、市场垄断等问题,无形中增加了库存资金占用和设备使用维护成本。在冷轧精密无缝管行业危机的关键时刻,进口备件国产化、外购备件自制化攻关成为企业勒紧“钱袋子”,战胜冷轧精密无缝管行业“寒冬”的有效途径。对此,质检站在备件的“替”和“省”上做文章,全方位节约备件费用。
科学的管理维护为备件国产化提供坚实基础。为加快备件国产化进程,质检站技术人员开动脑筋、悉心总结、大胆实践,让越来越多的备件被贴上了“中国制造”和“迁钢制造”的标签。
最早开展国产化的备件是炼钢炼铁全自动分析中心的样盒。样盒,大家习惯称之为“炮弹”,用来传送各个站所待检样品,三座高炉及二炼钢区域共有14个现场发送站,投入样盒达36个。为掌握备件使用状态,技术人员对每个样盒进行了跟踪测试,发现平均使用寿命在280天左右,每年消耗样盒的费用达46万元。针对样盒价格高、易损坏的问题,生产技术室技术人员一方面放眼行业,与宝钢等先进企业学习交流,科学对比同类进口备件和国产备件性能参数,对国产备件供应商实行“货比三家”等;另一方面与维检中心合作开展攻关,对损坏的样盒进行修复,借助信息化LIMS系统建立设备故障台账,进行科学维护,使修复样盒的使用寿命延长几倍。在成功完成国产化转换的同时,也攻克了样盒修复的难题,每年可节约样盒消耗费用近40万元。
坚持从小处着手,算细账、抠成本,不断将提高备件修复率、延长备件使用周期成为一项深层次、全方位、常态化工作。进口样盒国产化成功之后,技术人员又对抗酸腐蚀试验的进口四点弯曲夹具进行国产化攻关。四点弯曲夹具主要用于抗酸管线钢抗氢开致裂试验,原装进口夹具采用耐腐蚀的合金冷轧精密无缝管质,每套夹具只能做10组试验。这让技术人员看到了改进的空间。他们与作业区共同试验,利用生产检验所剩下的废钢加工成夹具。几经试验,最后采用镀铬处理方法增强自制夹具的耐腐蚀能力,其抗腐蚀能力比进口夹具更胜一筹,每年可节约费用近13万元。
在涉及进口设备核心技术、核心元件时,国产化同样也面临着风险,让技术人员感受到难度与压力。全自动分析中心切割样机在一次故障中,损坏一组西门子进口的熔断器。由于进口产品供货周期长、价格昂贵,设备故障的及时恢复与备件资金占用之间存在矛盾。面对困难,技术人员认为与其焦急等待,不如放开思路寻找突破屏障的办法。为此他们咨询了西门子有关部门,详细查询连接熔断器的熔断参数,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国内产品,在及时解决了一次故障的同时,成功地开展了一次国产化转化工作。
目前,质检站如标签打印纸、铣刀片、滚刷、砂杯、砂带、风动送样连接器、拉伸试样模具等一部分消耗性备材已完成国产化转换项目。成绩的背后透视出的是质检站技术人员通过不断地总结各种材料性能、备件的消耗,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探索创新之路。 |
|
|
|